技術支持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技術支持 > 食品真空包裝機如何進行保養
食品真空包裝機如何進行保養
發布日期:2025-09-25 瀏覽次數:69
食品真空包裝機是保障食品保質期和品質的關鍵設備,其保養需圍繞清潔、密封性維護、關鍵部件檢查、操作規范及環境管理等方面展開。定期保養不僅能延長設備壽命,還能避免因包裝漏氣、污染等問題導致的食品浪費和安全風險。以下是詳細保養指南:一、日常清潔與消毒
- 清潔頻率
- 每班次結束后:用軟布擦拭設備表面(如工作臺、真空室、控制面板),清除殘留的食品碎屑、油漬或包裝材料碎片。
- 每日深度清潔:拆下可拆卸部件(如加熱條、硅膠墊、真空泵濾網),用中性清潔劑(如食品級洗滌劑)清洗,禁止使用鋼絲球或強腐蝕性清潔劑,防止刮傷或腐蝕表面。
- 每周消毒處理:對直接接觸食品的部位(如真空室、封口條)用75%酒精或食品級消毒液擦拭,避免細菌滋生。
- 清潔注意事項
- 清潔前切斷電源,防止觸電。
- 避免水直接沖淋電氣控制箱或電機部位,防止短路。
- 清潔后用干布擦干所有部件,確保無水分殘留,尤其是加熱條和硅膠墊,防止受潮老化。
二、密封系統維護
- 硅膠墊檢查與更換
- 檢查周期:每周檢查硅膠墊是否平整、無裂紋或變形。若出現以下情況需立即更換:
- 封口處出現褶皺或漏氣。
- 硅膠墊表面粘附大量熔融包裝材料(如PE膜)。
- 更換方法:松開固定螺絲,取下舊硅膠墊,清潔接觸面后安裝新墊,確保與真空室邊緣對齊,壓緊螺絲至適度緊固(避免過度壓縮導致密封失效)。
- 加熱條保養
- 清潔:用軟毛刷清除加熱條表面的碳化物(如熔融的包裝材料殘留),防止局部過熱導致封口不均。
- 溫度校準:每月用紅外測溫儀檢測加熱條表面溫度,確保與設定值一致(誤差≤±5℃)。若溫度偏差過大,需調整溫控器參數或更換加熱條。
- 氧化處理:長期停用時,在加熱條表面涂抹一層薄薄的食用級硅油,防止氧化生銹。
三、真空泵維護
- 油位檢查與更換
- 油位檢查:每日開機前檢查真空泵油位(通過油窗觀察),確保在油標上下限之間。若油位過低,需補充同型號真空泵油(如ISO VG32礦物油)。
- 換油周期:每運行200-300小時或每3個月更換一次真空泵油(以先到者為準)。換油時需排空舊油,并用新油沖洗泵體內部。
- 油質判斷:若油液變渾濁、乳化或含有大量金屬碎屑,需提前換油并檢查泵體磨損情況。
- 進氣口濾網清理
- 清理周期:每周拆下進氣口濾網,用壓縮空氣反吹或清水沖洗,去除灰塵和雜質。
- 堵塞處理:若濾網嚴重堵塞導致真空度下降,需更換新濾網(通常選用100-200目不銹鋼濾網)。
- 真空泵運行監測
- 噪音與振動:運行中若出現異常噪音或振動,可能是泵體內部零件松動或軸承磨損,需立即停機檢修。
- 溫度控制:真空泵表面溫度通常不超過80℃,若過熱需檢查散熱風扇是否運轉正常或油路是否堵塞。
四、電氣系統檢查
- 線路與插頭檢查
- 每月檢查:查看電源線、控制線是否破損或老化,插頭是否松動或氧化。若發現絕緣層開裂,需用絕緣膠帶包裹或更換整根線纜。
- 接地保護:確保設備接地線連接可靠,接地電阻≤4Ω,防止漏電傷人。
- 控制面板維護
- 防潮處理:避免控制面板接觸水或蒸汽,若不慎濺水,需立即用干布擦干并通風晾干。
- 按鍵測試:每月測試所有功能按鍵(如真空、封口、冷卻)是否靈敏,若按鍵卡滯或無反應,需清潔觸點或更換按鍵模塊。
五、操作規范與培訓
- 正確使用流程
- 預熱:開機后預熱5-10分鐘,使加熱條達到穩定工作溫度。
- 裝料:將食品均勻放入包裝袋,避免尖銳物刺破袋體,且留出足夠封口寬度(通常≥3cm)。
- 參數設置:根據包裝材料厚度調整真空時間(如PE袋30-60秒)、封口溫度(如150-200℃)和冷卻時間(如5-10秒),避免過度加熱導致袋體熔穿。
- 運行監控:包裝過程中觀察真空表指針是否穩定下降,封口時聽是否有“嘶嘶”漏氣聲,若異常需立即停機檢查。
- 人員培訓
- 操作人員需接受專業培訓,掌握設備原理、日常保養方法及常見故障處理(如真空泵不啟動、封口不牢等)。
- 禁止非授權人員修改設備參數(如PLC程序或溫控器設置),防止系統失控。
六、長期停用保養
- 清潔與干燥
- 停用前清潔設備,尤其真空室和加熱條,確保無殘留物。
- 用干布擦干所有部件,并在真空室內放置干燥劑(如硅膠顆粒),防止潮濕生銹。
- 防塵與防蟲
- 用防塵罩覆蓋設備,避免灰塵堆積。
- 在設備周圍放置驅蟲劑(如樟腦丸),防止蟲蛀損壞線路或硅膠部件。
- 定期啟動
- 長期停用(如超過1個月)時,每月通電運行1-2次,每次10-15分鐘,防止電氣元件受潮或機械部件卡滯。
分享按鈕